水产百科

鳇鱼

最近更新:2023-03-14

鳇鱼     H.dauricus(Georgi);Husosturgeon
又称为鳢。背鳍43—57;臀鳍26—40。背骨板12—15,体侧骨板36—45。耙17—22。全长27.3—116.3cm:全长为头长3.2—4.0,为尾柄长32.3—41.6倍。头长为吻长1.5—2.7倍。体长,梭形,体被5行菱形骨板。鲟属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须圆柱形、口裂小、横裂形;而鳇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并形成游离的褶、须侧扁、口裂大,半月形。口前有须2对。背鳍后位,在臀鳍前上方。歪形尾,上叶显著伸长。体背灰褐色,体侧略呈淡黄色,腹部灰白。最大个体全长可达6.5m,体重1000kg。是栖息于江河缓流处的底栖性鱼类。一般16龄前后性成熟。5—7月产卵。怀卵量60—400万粒。成熟卵径2.5—3.5mm。受精卵约经7天孵出仔鱼,15—20天卵黄囊消失。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和小型鱼类。是黑龙江水系特产名贵经济鱼类,也是最大的淡水鱼类,鱼肉和鱼卵均为美味佳品。国外仅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水系。

物种分类

脊椎动物门,鱼纲,鲟形目,鲟科、鳇属

产地

主要产地为中国黑龙江水城,从呼玛县到抚远县均有出产。

形态特征

鳇鱼鳇鱼

鳇鱼体重一般在50-150公斤。体粗长成圆锥形,头、尾尖细。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口下位,宽大,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对触须,内侧一对较向前。眼小,距吻端近。左右鳃膜相互连结。身上有5行纵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锐而微弯的刺。鱼体其它部分的皮肤粗造无鳞。背骨板10-16个,较大,在体的背部正中,从头后直至尾鳍前方。左右侧骨板各为32-46个,从鳃孔上角后面直至尾鳍基部。腹侧骨板各为8-12个,自胸鳍基部直至腹鳍基部。背鳍位置远在体后方。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表为黑青色,两侧黄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为黄色,侧骨板为黄褐色。

习性

鳇生活为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喜生活在大江夹心子、江岔等水流较缓慢或者是急流漩涡处的砾粒质和砾质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动。风大和涨水时游动异常活跃,常见有翻滚跃动的现象。退水时活性较差。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初春开始向产卵场洄游。

繁殖

性成熟需16年以上,体长1.6-2米时,才能达到性成熟开始繁殖。产卵期为5-7月份,水温为15-17℃,产卵在水流平稳、水深2-3米的砂质江段处,卵粘着在砂砾上。其怀卵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为40万至300万粒,卵巢重量多为17-38公斤左右,大型个体的卵巢重达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鳇的幼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食;一龄后转食鱼类。鳇的食量相当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马哈鱼溯河而上,常窜入鱼群中捕食大马哈鱼。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鳇鱼,发见其胃内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间停止取食。

捕食

鳇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幼鱼食物主要为底栖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纲,水中昆虫幼体)及小鱼、昆虫,一岁后主要以鱼为食。

经济价值

鳇鱼是黑龙江流域最为珍贵的产品。由于它的肉厚脂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其头部的脆骨可与燕窝媲美,用其鳍制成的“鱼翅”,鳔制成的“鱼肚”均是国内外高级筵席上的名菜,素有“珍馐美味”之称;鳔还可入药,其成份含骨胶原(collagen)达80%,加水煮沸则水解成明胶。其性味甘、咸平,有滋补强壮之功效,用以主治妇女白带过多、恶性肿瘤以及男子肾虚遗精等症。用其胃和肠烹制的名菜,使海内外美食家都赞不绝口。它不仅享有美食盛誉,同时又是闻名中外的中药。它的脊索是工业用的高级鱼胶,鱼皮可制成箱包和美观耐用的高级工艺品。其实,鳇鱼最为珍贵的要数它那墨绿晶莹的鳇鱼子,它与鲟鱼的鱼籽都可制成国际市场上抢手的名菜“黑鱼籽酱”。可以说鳇鱼是“水中之宝”。

濒危物种

鳇鱼黑龙江捕获千斤大鳇鱼 体长6.68米

根据资料,至19世纪末,黑龙江的鲟和鳇的资源几乎尚未开发利用,自然存在的种群数量较大。从20世纪始,一经开发捕捞,便存在捕捞过度问题,资源遭受破坏,产量急剧下降。本种个体大,性成熟年龄甚迟,加上幼稚鱼期成活率特别低,补充群体数量小,恢复期缓慢。种群资源由于滥捕亲幼鱼而致使处于易危状态。

濒危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等级:濒危(EN, Endangered)

保护

黑龙江特产鱼类研究所于1999年,人工繁殖鳇鱼首次获得成功,共孵化鳇鱼苗49万尾。

名称由来

乾隆年间,剽悍的赫哲族人捕获了一条古怪的大鱼,当时,谁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感到非常惊奇。按照当时的惯例,凡是民间珍稀的物品都要送到京城献给皇帝,所以这条“大怪物”就被当地的渔民从祖国的边疆黑龙江,经历了千辛万苦,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送到了京城。当时的文武百官谁也叫不出这条大鱼的名字,谁也没见过它,只能根据检验的结果,认为这鱼肉不仅无毒,而且是上等的美味,于是御膳房赶紧做一盘美味的大鱼肉,请乾隆皇帝品尝,乾隆皇帝品尝了一口,顿时龙颜大悦,并赋诗一首。旁有大臣称赞并请皇上给大鱼赐名。这时乾隆想了想说,这条大鱼是目前发现的淡水鱼中最大的鱼,可称作鱼王,从今儿起它作为皇家贡品,每年要进贡,为皇家作贡品的大鱼王就叫鳇鱼吧。这就是鳇鱼名字的来历,从那时起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