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鲮鱼

最近更新:2023-03-04

鲮鱼(C.molitorella(CuvieretValencienne);Mudcarp)又称为土鲮、花鲮、鲮公。

鱼类 > 硬骨鱼纲 > 鲤形目 > 鲤科 > 鲮属 > 鲮鱼。体呈纺锤形,侧扁。吻皮下垂,边缘光滑,与上唇分离。上唇中部边缘具裂痕,下唇边缘布满小乳突。上下颌前缘均具角质。口小、下位。须2对,吻须粗长,颌须细小。背鳍无硬刺,胸鳍上方有深蓝色带闪光的菱形斑。体长440mm。常见个体重0.5Kg,最大可达4kg。生活在江河底层,主食着生藻类,亦食水生无脊椎动物。是江河捕捞和池塘养殖的重要鱼类之一。在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与草、鲢和鳙合称为“四大家鱼”,其产量可占该地区渔业产量的1/3。不耐寒,水温7℃以下即死亡。3龄始达性成熟,每年4—9月群集于江河中上游产卵繁殖,平均繁殖力为93554粒卵。国内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福建、台湾和香港;国外见于越南等地。

简介

鲮鱼是一种亚热带鱼类,其地理分布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凡冬季最低水温在13℃以上处常年可见,最低水温在11~13℃的,则冬季少见;冬季降到11℃以下的地区,则没有自然分布。

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略侧扁,腹部圆。头小,吻钝。口小,下位,呈弧形。有吻须和颌须各1对,吻须较长,颌须极短小或退化仅留痕迹。鳞片中等大小。体色自上而下由青灰色逐渐转为银白色,并有耀目的光泽,两侧胸鳍上方有8~15个鳞片具宝蓝色的彩斑连成一片,形成一菱形的斑块。各鳍淡灰色,除背鳍外,其余各鳍的末端略呈赭红色。

生活习性

鲮鱼是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温暖的江河及其附属水体的底层。性极活泼,善跳,对水流的反应十分灵敏,喜活水,稍有水流便能引集大量的鱼。在池塘中常因池埂满水或缺口等,而发生大量逃鱼的现象。

鲮鱼对溶氧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当水温为22~28℃,每升水溶氧1毫克,鱼能正常吃食;每升水溶氧0.24~0.65毫克,会浮头;每升水溶氧在0.16毫克以下,会窒息死亡。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0℃,低于7℃则不能生存。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当水温低于14℃时,鱼就聚集于深水区、不太活动。冬季在河床深处越冬。池养的越冬鱼,通常置于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增加防寒措施。

食性与生长

杂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常以植物为主要食料(主要是浮游植物),同时也摄取腐殖质和其他有机碎屑,还吃少量的浮游动物。池养条件下,吃食人畜粪便、各类油饼、酒糟、糠、麸、蚕蛹等。食性与鲢鱼基本相似。鲮鱼鳃耙紧密,适于滤食细小食料。它的肠管较长,但对具有纤维质或胶质细胞壁的浮游植物也难于消化。仔鱼当卵黄囊快被吸完时,开始摄食轮虫、桡足类幼体和小型水蚤。随着鱼体长大逐步过渡到成鱼食性。鲮鱼吃食与环境关系密切,水温14.6~29.4℃时,食欲旺盛;水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鲮鱼的摄食强度,甚至停食。在相同温度下,水中溶氧量又是摄食的牵制因素。在水温最佳条件(22.8~25.4℃)下,当每升水溶氧下降到0.24~0.65毫克时,绝大部分个体也要停止摄食;当每升水溶氧在1毫克以上时,才能保持它们最大摄食强度。

鲮鱼是中型鱼类,它的群体产量很高。

繁殖习性

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龄,体重500克左右,少数体重250克的个体也能成熟繁殖。雄鱼的个体略小些。卵巢:性成熟个体多在Ⅱ期越冬,成熟系数为1%左右。翌年4月(水温26℃上下)进入Ⅳ期,成熟系数达5~10%。临产前(5月中下旬)卵巢处于Ⅳ期末,成熟系数可达18~20%。到7月份,如果不产卵,卵巢中将出现退化卵,成熟系数显著下降,由Ⅳ期逐步退化到Ⅱ期(8月份)。雌鱼经注射催产剂后,卵巢很快进入第Ⅴ期。产完卵后历经短期的Ⅵ期,然后回复到第Ⅱ期,进入下一个性周期。精巢:越冬期处于Ⅳ期,但成熟系数仅0.09~0.25%左右。到4月份,成熟系数显著增加到0.81%,并有少数个体发育到Ⅴ期。这些成熟个体精小囊中充满了精子,囊壁主要是精子细胞和未完成变态的精子,还有少量早期的精母细胞。5~7月份,成熟系数达最高峰,达0.87~1.63%,处于Ⅴ期。8月份成熟系数略有下降。9~10月则显著下降,个别已呈退化现象,处于Ⅵ期。11月后回复到Ⅳ期。副性征也随着退化期而消失。池养鲮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与家鱼相似,但由于它的卵较小,所以繁殖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