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银鲑海水网箱养殖

最近更新:2023-02-28

银鲑属降海洄游,冷水性鱼类。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喜栖在水质清澈,水温较低,流水畅通,溶氧量较高的水域中生活。水温8~17℃食欲旺盛,18~20食欲减退,22~23℃基本不食。在淡水中孵化培育的鱼种经驯化可移入海水中养殖。

海区选择 水质清洁,无污染,透明度一般在3米以上,水深不低于5米,海水流速以每秒10~50厘米,水温常年保持在0~20℃左右,风浪较小,泥沙底质的内湾为宜。

网箱设施 采用浮动式网箱,结构可分4部分。网箱规格根据海区风浪等条件确定,一般面积以20~40平方米为宜。依照鱼不同时期个体大小,采用鱼种培育箱和养成箱。前者采用聚乙烯经编网衣,目大1.5~2厘米,后者可用15股聚乙烯线织成节结或无结网,目大3~4厘米。网箱深度据海区水深和生产规模而定,一般4~5米,但箱底应距海底1米以上。箱体网衣的底部各角和各底边中间均拴10千克重的坠石,使箱体充分展开。框架可用钢管,木材,毛竹等材料做成。其中固定在浮绠上的框边由两支钢管平行组成,便于在两端下面绑有浮子。采用直径50厘米×90厘米的聚苯乙烯浮球,其浮力为144千克。也可用铁浮桶等。用50千克重的铁锚或打木块加以固定,木块长1.2~1.5米,小头直径12~18厘米。固定绳索常用1800股聚乙烯绠,在两根平行浮绠上,等距离固定5~6个面积20平方米的框架。缆绳为其水深的2~3倍。风浪较大的海区可长些,礁石底质的海区可用相当重的水泥砣固定。

苗种放养 采用自然苗或人工孵化苗、春季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到9~10月经海水驯化可移到海上养殖。当水温降至20℃左右时,在淡水中孵化培育的鱼种先在盐度5‰的海淡混合水中饲育2~3天,然后逐日增加海水比例,经10多天时间可过渡到纯海水中。驯化时水中的溶解氧应保持在7毫克/升以上。每立方水体放养尾重150克的鱼种20~25尾,12~2月份越冬期间放养尾重80~100克的鱼种13~15尾。

饵料投喂 以沙丁鱼及其他小杂鱼为主,搭配贝类的下脚料和复合饵料,质量要求绝对新鲜。当水温2~3℃时日投饵率为0.2~0.4%,隔日投喂1次,水温3℃以上时日投饵率0.5~10%,每日投喂2次,上午9时,下午2时,越冬期间1~2月份不投饵,但12月份前据水温,鱼吃食情况,投饵量要足,要鱼吃饱。根据潮汐,风向等情况,在上风头和流水的上方撒饵,少给多投,待投下的饵料食完后再投下次,以减少饵料的流失,饵料的颗粒大小要求适口,否则造成箱内残饵过多。

日常管理 安全是网箱养鱼的关键,要经常检查网衣框架、缆绳,以防止逃鱼。及时清除附着物,当用机械方法不能清除时,应更换网衣。换网时操作要谨慎,免得鱼体损伤,因感染而发病。及时捞取残饵,以保水质清洁,冬季海上浮冰较多,为防止网衣被浮冰割破,必须及时打碎并清除冰块。

鱼病防治 烂口病:病鱼吻端破裂,初期吻端呈乳白色,唇肿胀,口张闭失灵,严重时甚至使鳃部分烂掉,病鱼离群沿网边在水面缓慢游动,吻部破裂直至死亡。烂鳍、烂尾病:发病初期臀鳍,腹鳍,背鳍及尾鳍外缘和体表见有黄白色粘液,尾鳍基部逐渐充血,进而鳍条混乱,不久呈磨损状脱落,严重病鱼尾部肌肉溃烂脱落。以上2种细菌性疾病可用20ppm的呋喃西林洗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续3~4次,有一定效果。孤菌病:鱼体发黑,离群沿网边游于水面,眼球白浊或突出,有的眼窝和眼球出血,肌肉肿胀,鳍基部,体表也有出血现象,肛门,肠道发炎充血,有黄色粘液。治疗方法:每千克饵料中拌呋喃唑酮0.5克,连续投喂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