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鱼类敌害

2023-03-06

鱼类 Fishes

危害性 捕食鱼苗和幼鱼。由于鱼类的食性不同,在养殖水体中往往出现肉食性的凶猛鱼类捕食其他鱼类,因此对养殖水体中各种饲养鱼类的鱼苗和幼鱼危害很大。能大量吞食鱼苗和幼鱼的害鱼,习见的有如下种类:

鳡鱼 [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 又名黄鳟、竿鱼,属鲤科(Cyprinidae)。体细长,稍侧扁。头尖。呈锥形,口位于头的尖端。上颌有坚硬的棱,下颌中间有坚硬的勾状突起。背鳍无硬棘,起点稍后于腹鳍。6、7月间产卵,卵白色。性凶猛,生活于水中上层,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常能吞食比它本身大的鱼类。14mm长的鳡鱼苗,就能捕食其他鱼类的鱼苗。

尖头鳡[Luciobrama macrocephalus (Lecepede)],属鲤科。体形杆状,似鳡鱼,但头的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吻端扁平似鸭嘴。背鳍在身体的后半部。生活于水的中下层,性凶猛,游动迅速,善于捕食其他鱼类,以细长管状的头的前部伸至草丛或乱石的隙间取食,但主要是捕食鱼类,特别是下层鱼类,如鲤、鲫等。每年4、5月间产卵,孵化后的仔鱼,卵黄囊吸收后即以鱼苗及枝角类为食。尖头鳡的鱼苗吞食其他鱼类的鱼苗,比鳡鱼苗更厉害。

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又名桂花鱼或季花鱼, 属科(Serranidae)。体侧扁, 较高, 口大,下颌向前突出,鳞细小,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斑块和斑点。生活于水草或石块较多的水中,每年5~8月间产卵。性凶猛,主要捕食小鱼和虾。它在鱼苗时期,即可捕食其他鱼苗,是鱼苗和小鱼的敌害。

乌鳢 (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 又名乌鱼、黑鱼、财鱼,属鳢科 (Ophiocephaliidae)。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扁平。背鳍和臀鳍都很长,有腹鳍,背鳍前方稍隆起。背部灰绿色,腹部白色,体侧有明显的黑色条纹。栖息于水草茂盛以及水容易混浊的泥底水体中,常潜伏在浅水水草较多的水底,猛袭游近的鱼类、小虾、蝌蚪和昆虫等小动物,体重1kg的乌鱼能吞食100~150g重的草鱼、鲫、鲤等,是池塘养鱼的大害。3~8月间为产卵期,每年共产卵3次,亲鱼集水草为巢,在巢的中央空隙部分产卵。

鲶鱼 [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 又名鲇鱼、胡子鲢,属鲤形目,鲶科 (Siluridae)。体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宽大,头部有2对触须,背鳍短小,臀鳍长,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水的中下层,性不活泼,白天多栖息于水草丛生的底层,喜在夜间觅食。捕食小型鱼类、虾和水生昆虫。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属鲤形目,鲿科 (Bagridae)。身体腹部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头大,扁平。口大,下位。头部具触须4对。背鳍和胸鳍各具一硬棘,在背鳍后方有一个脂鳍。体色青黄,并杂有黑色块斑。为底栖鱼类,喜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静水或缓流浅滩处。白天栖息于水之底层,夜间浮至水面觅食,以水生昆虫、小虾等为主要食料,也吃螺蛳和捕食小鱼,是鱼苗的敌害。

防治方法 鱼池放养前采用常用的清塘药物彻底清塘; 在鱼种饲养阶段,可结合拉网锻炼鱼苗时清除野鱼; 对于进行精养的湖泊、河道,清除野鱼的方法,各地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湖南地区在鱼种放养前运用鳡鱼网、钓钩、丝麻网、二密网、鳜鱼花篮等渔具清除野鱼,效果很好; 江苏、浙江等地区运用油丝网、围网、鳡鱼网、乌大网等渔具以清除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