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鲢鱼

最近更新:2023-03-19

鲢鱼     H.molitrix(CuvieretValenciennes);Silvercarp

鲢鱼,别名鲢、花鲢、白叶鱼、洋胖子、白鲢、水鲢、跳鲢、鲢子、白脚鲢等。
鱼类 > 硬骨鱼纲 > 鲤形目 > 鲤科 > 鲢属 > 鲢(鲢子、白鲢等)
头较大。吻短。口阔。眼较小,位于头侧中轴的下方。腹部自喉部至肛门间有发达的腹棱。鳃耙彼此连合呈多孔的膜质片。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鳞100上下。体银白色。最大个体可达40余gk。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以浮游植物为主食。4龄达性成熟。产卵群体每年4—7月集群于江河有急流泡漩水的河段繁殖。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饲养,为我国特产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我国东部均有分布,西部地区均为人工迁入;国外诸多国家或地区已移养。

简介

鲢鱼

鲢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我国淡水养鱼最重要的品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鲢鱼原产于我国,它具有食物链短、生长快、疾病少等特点,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西江及湖泊和池沼等水域,鲢鱼是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现在经人工养殖,鲢鱼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

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1龄鱼可达到0.8公斤上下。[3]

形态特征

体较侧扁,口大而斜,下颌向上翘起。腹部狭窄象刀刃。眼较小,位于头侧中轴线下。鳞细小。背部呈青灰色,两侧灰白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浅灰色。

鲢鱼体侧扁,腹部狭窄,头大口宽;腹面自胸鳍甚至腹鳍呈弧形。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肉棱。鳃耙分离、细密,愈合成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长度与鳃丝相同,下咽齿1行,草履状。体灰黑色,背面和上侧面暗褐色。分布有黑色细斑。头较大,但远不及鳙鱼。口阔,端位,下颌稍向上斜。鳃粑特化,彼此联合成多孔的膜质片。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平扁,齿面有羽纹状,鳞小。自喉部至肛门间有发达的皮质腹棱。胸鳍末端仅伸至腹鳍起点或稍后。体银白,各灰白色。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生活习性

鲢鱼

中上层鱼类,性活泼,稍受惊动便四处窜跳。天然水体中,生长季节主要在江河支流及其附属水体中肥育。冬季多集中于河床或湖泊深处越冬。适宜生长温度与草鱼相同。在低温季节里,鲢鱼并不停食,只是摄食强度有所降低。鲢鱼较喜欢肥沃的水体,适宜的有机物耗氧量每升为20毫克以上。对低氧的耐性,比草鱼、青鱼强。

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 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

3、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在北方7~8月份是钓鲢的好时机,秋分以后,天气渐凉,鲢鱼食欲有所降低,就难以钓到了。

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5、胆子小怕惊扰。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鱼相对怀卵量约4-5万粒/公斤体重,每年4~5月产卵,绝对怀卵量20-25万粒。卵漂浮性。产卵期与草鱼相近。在池养条件下,如果饵料充足的话,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40公斤。

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分布

鲢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此鱼生长快,从2龄到3龄,体重可由1公斤增至4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同时,鲢的食物为浮游植物,因而成为饲养鱼类的上等鱼品,历来被列入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繁殖习性

天然条件下,长江流域地区在4月下旬鲢鱼开始产卵,长灌干流中产卵场有30多处,以湖北宜昌至洪湖江段产卵量最多,所以这一段是鲢鱼的主要产卵场。卵为漂浮性,水温20~24℃时,孵化时间为31~32小时。

食性与生长

鲢鱼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幼鱼以食浮游动物为主,成鱼则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料。鲢鱼雌雄个体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体长实际增长以前3~4龄较快,其中以第2年生长最快,4龄后生长明显变慢;年增重在1~6龄期间逐年增加,其中以3~6龄增重最大。江河、水库、湖泊和池塘中鲢鱼生长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鲢鱼也是大型鱼类,生长快,在天然水体中,5千克以上的个体很普遍,最大个体有35~40千克。1、2、3、4龄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鲢鱼的抗病力较强,特别是成鱼阶段,病害很少,容易饲养,只需施肥,可完全不用商品饲料,因而养殖成本低。产量一般占养殖鱼类的30%以上,高的可占50%以上。

相似物种

在我国海南岛南渡江和越南红水河水系,栖息着另一种大鳞鲢(Hypophthalmichthys harmandi),外形酷似鲢,体比鲢略宽,背部隆起较高。两者的主要区别为:鲢的侧线鳞为91-124个,臀鳍分枝鳍条为11-14根;而大鳞鲢的鳞较鲢大,侧线鳞为78-88个,臀鳍分枝鳍条为15根。大鳞鲢多栖息于水流缓慢,水质较肥,浮游生物丰富的开阔水体。白天潜于深水处,夜间上游水面摄食浮游生物。雌鱼2龄可达性成熟,雄鱼最早为1冬龄。生殖期为5-6月,有时可延至8月中旬。生活习性、食性均与鲢相似,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因其生长快、肥满度大、含质量高等优点,已成为海南岛松涛水库的重要养殖和捕捞对象。

相关词条

鲢鱼的养殖技术
鲢鱼的病害防治
鲢鱼的做法
鲢鱼的垂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