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中国海洋调查

2023-03-06

中国海洋调查亦称全国海洋普查,是根据1956年制定的“国家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中国海洋的综合调查及其开发方案” 的要求而开展的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海洋调查,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海洋组指导,参加单位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科学院、水产部、高教部、交通部和中央气象局等系统的60多个单位,参加的科技人员达600多人,船只50多艘。

这次普查的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的综合调查,取得中国近海各个海区的物理、化学、地质、生物以及气象的时空变化的基本资料,研究它们的特点,为开展海区自然资源调查、加强国防建设、发展海上交通、建立水文气象预报和渔情预报系统,以及进一步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服务。为此,调查内容包括了海洋科学的各个主要学科,而海洋地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范围是,黄、东海区限于东经124°以西,南海限于北部大陆架,调查的最大水深为200m,全部调查在北海 (北纬34°以北)、东海和南海三个海区分别进行,共设置83条水文断面,570个大面观测站,经过试点之后,正式进行了每月一次的整个海区的大面调查,其中对底质、生物和海水中的悬浮体则每季进行一次。在上述的570个大面观测站上只进行了测深、沉积物表层取样,以及按季度进行了悬浮体调查,在大约三分之一的大面站上进行了柱状取样,少数测站进行了拖网取样。

调查资料表明,根据陆架的形态和宽度变化可将中国海的陆架分成三类: (1) 半封闭的陆架,如北部湾、渤海和黄海; (2) 宽阔的陆架,如东海; (3) 狭窄的陆架,如南海。陆架区的地形形态特征可表述为: ①坡度平缓,在渤、黄、东海一般不超过0°02′,而南海海度地形略陡; ②在黄、东海的大部分沿岸区地形较陡,并有随离岸距离的加大而地形坡度逐渐变缓的趋势,即陆架内缘的坡度大于其外缘的坡度; ③在基岩和砂质海岸以及构造上升区外的海底地形较陡,如闽、浙及山东半岛外部; 而在泥质海岸以及相对下沉海岸外的地形则较平缓,如苏北及渤海湾一带。在大部分陆架区,控制海底地形发育及其形态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沉积-堆积作用和沿岸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及时空变化。

海洋普查,首次对我国陆架区的海底沉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海上调查和部分室内分析,基本上查明了海底沉积物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其主要特点是: (1) 渤海、北黄海及北部湾的沉积类型呈现不规则的斑块状分布,有时明显呈现出沉积物粒度的相互交替现象; (2) 南黄海沉积类型呈规则的带状分布,随着水深的增加和离岸距离的加大,组成沉积物的颗粒则逐渐变小;(3)在东海,除浙江近海和长江口以外的广大海区均被细砂类沉积覆盖。其沉积物类型的空间分布形态实际上可与南海联为一体; (4) 南海 (不含海南岛周围) 北部陆架沉积物呈规则的带状分布,但其粒度的分布格局则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现象 (外部的细粒沉积带为大陆斜坡上的沉积);(5)沿着闽浙海岸外,有一细的软泥带通过台湾海峡将浙江沿海外围的细粒软泥带与南海沿岸的软泥带连接起来,而其外缘的粗粒细砂带亦有类似的情况。此外,如果以50~60米等深线为界将我国浅海陆架分为内陆架与外陆架的话,那么在陆架内部主要分布着以软泥—粉砂为主的细粒沉积(最近调查表明,在内陆架的某些地区也有细砂出现),而在陆架外部则分布着粒度较粗的细砂沉积物。

对海底沉积类型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可将中国海的陆架沉积划分为两个不同时期的二种成因类型。其一主要为河流搬运入海的现代细粒碎屑物质,分布在陆架内部的细粒沉积,称为内陆架沉积; 其二是被海水所淹没了的早期的滨海相沉积,分布在陆架外部的细砂沉积,可能是末次冰期最盛期低海位时于滨海地带形成的沉积而残留在海底的,称为外陆架沉积,既然这两类沉积是在不同时期沉积下来的不同沉积类型,那么它们的物质组成、次生变化、分布地区以及其他沉积学特点必有显著的差异。例如,在矿物组成上最重要的特征是海绿石的变化。据统计,在外陆架沉积物中普遍含有自生的海绿石矿物,在南海外陆架一些沉积物中海绿石的含量可占有沉积物总量的20~25%以上,而在细粒的现代碎屑沉积物中则没有或很少含有海绿石,此外如有孔虫、CaCO3和有机质的含量等也都有明显的差异。

调查工作结束后,撰写出 《中国近海海底地形及海底沉积物的分布》报告,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海洋组海洋综合调查办公室编为《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第七册(内部)。这是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最早的基础资料。其中的科学认识为以后的多项调查结果所证实,并不断予以补充和修正,中国海洋调查所起的历史作用和重要影响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