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

最近更新:2023-01-31

泥鳅是一种具有较高商业和营养价值的经济鱼类,养殖范围广泛,但苗种是制约其养殖规模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养殖苗种的主要来源是捕捞野生苗种和人工繁殖的苗种。人工繁殖泥鳅在孵化后的仔鱼开口阶段,由于开口饵料不足或不适,容易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产百科的水产研究人员在泥鳅的人工育种及开口饵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现将目前泥鳅的人工育种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的总结,给相关研究者和水产养殖者提供一些参考。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隶属鲤形目(Cyprinidae)、鳅科(Cobitidae)、花鳅亚科(Cobitinae)、泥鳅属(Misgurnus Lacépède),俗名土鳅、胡溜、鳅、真泥鳅等。泥鳅分布广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富含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含量比黄鱼、虾类高3~4 倍,维生素A、C含量比其它鱼类也高,其所含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它的营养价值在鱼类中名列前茅。泥鳅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功效为补脾益气、滋阴壮阳、清热解毒、祛湿邪、治消渴、水肿黄疸、痢疾、阳痿等症,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销路也很好,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以日本、韩国需求量为最大,近年来出口创汇逐步升高。泥鳅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力强、运输方便、易养殖,饵料易得、养殖成本低,被列为特种水产品养殖种类之一。在日本及东南亚某些国家很早就有泥鳅的养殖生产,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某些地方70年代也开展了人工繁殖和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经验,目前泥鳅除能进行无土工厂化和池塘养殖外,亦可利用稻田、沟渠围拦等进行养殖,是一种理想的养殖对象。但是,虽然泥鳅成鱼的规模化养殖取得很大的成功,而泥鳅的苗种培育一直难以达到商业化规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泥鳅仔鱼孵化后不久,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死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未能及时投喂合适的开口饵料或是水体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前,对于泥鳅仔鱼的养殖技术国内外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产卵、孵化到泥鳅胚胎、仔鱼的发育以及泥鳅成鱼的生长都有系统的研究,技术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在泥鳅仔鱼开口饵料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

1泥鳅的人工繁殖

1.1亲鳅选择
泥鳅亲鱼的选择及培育
1.1.1亲鱼来源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人工饲养体质较好的亲鳅。在进行数天的强化培育后,于4月底5月初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繁殖。
1.1.2亲鳅的选择
选择体长15~20cm,体重30~50g,2~3龄,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鳅。
1.1.3雌雄亲鳅及成熟度的鉴别
雌鳅腹部圆大柔软,有光泽,体色稍呈黄红者为佳;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较短,鳍的前端短而圆,呈扇形,成熟时,腹部膨大、饱满,有透明感,生殖孔开放,静止时鳍条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雄鳅胸鳍窄而长,前缘尖端部分上翘,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雄性胸鳍第1、2鳍条较粗大,平直且最长,其后的鳍条依次逐渐缩短。雄鳅胸鳍在生殖季节手触“追星”明显,挤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1.1.4亲鱼配组
把捕获的亲鳅按雌雄比1:1~2 放入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放养密度为6~10尾/m2,培育期以碎肉、碎内脏、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少量的麦麸、豆渣、米糠、饼类等植物性饲料。
1.2人工催产
亲鳅选定后即进行催产,一般催产季节在4月底至5月初,水温22℃以上时进行。催产药物通常是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垂体,HCG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800~1000国际单位,或按每克体重注射30~40国际单位;若注射脑垂体,其用量为每尾雌鳅用鲤鱼垂体1个,雄鳅减半。若雄鳅性腺成熟,精液充沛也可不注射。为了有效地控制入针(4号针头)的深度,可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或塑料管,使针头露出1~1.5cm。为不损伤亲鳅和注射方便,注射时可用纱布包住泥鳅,注射器(2ml)与鱼体呈45度注射,由后面向前插入,插针深度1~1.5cm。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或背鳍前下方两侧为好。亲鳅注射激素后,在水温22℃时,亲鳅14h 后便可发情产卵。水温25~28℃时,10h后便发情产卵,催产适温为22~28℃,最适水温为25℃,水温超过30℃,受精率差,且胚胎发育过程中易死亡。
1.3人工授精
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在小池或网箱中,当水温为20~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泥鳅腹部让卵粒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采精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轻压雄泥鳅腹部流出精液;另一种是剪破精巢,用生理盐水洗出精液。泥鳅人工繁殖通常采用干法授精,即将“干”精液和卵子(避免日光直射)混合于一容器内,用手均匀搅动,加水后再轻轻搅动1~2min,即可上巢。上巢方法:将鱼巢放入繁殖池的捆箱内,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人将受精卵慢慢倒入巢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受精卵即进入了正常的孵化阶段。
1.4人工孵化
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或室外微流水孵化。孵化前10天用生石灰对孵化池彻底消毒,待药性消失后,注水30cm,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8℃,最适水温为25℃,此时孵化率在90 %以上。当水温在22~25℃时,经40~44h可孵出鳅苗,在水温为25~28℃时,经24~28h即可孵出鳅苗。孵化期间为防止水质恶化,胚胎发育缺氧死亡,应定期向池中加入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当仔鱼全部出膜后,迅速把死卵捞出,以免卵子腐败造成水质恶化。

2泥鳅开口饵料的研究

研究表明,优良的饵料生物需满足以下要求:1)形态及大小适于仔稚鱼摄食。决定食饵对象是否被仔鱼喜好的最主要特征是大小,通常占口宽的20%~50%。这一尺度的上限由口裂及其宽度(左右口角之间的最大宽度)决定,下限由代谢需要决定[6]。Hunte1980 年报道:只用单一大小级别的食饵饲养仔鱼,其生长最终会达到搜索和捕捉食饵耗能超过食饵对象的热值阶段,从而危及仔鱼进一步生长和存活;2)游泳速度及分布便于仔稚鱼摄食。即饵料生物的易得性,通常取决于饵料生物对鱼类的回避能力,是否有防御装置等;3)饵料的消化性,即只有饵料在摄食后易消化吸收,才能成为泥鳅仔鱼的摄食对象;4)饵料的营养价值。饵料的营养价值高,在获得食物难度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积累更多的能量。有利于泥鳅的生长和存活;5)饵料对水质的影响,水质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只有和泥鳅适宜生活条件相同或相近才有利于泥鳅对饵料生物的选择。也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泥鳅的生长才能较好、较快的进行。
泥鳅的初孵仔鱼依靠内源性饵料——卵黄生存。各器官开始发育,并随着眼、口、消化道和鳍等与初次摄食有关的器官迅速发育开始开口摄食。随着生长的延续,器官发育的日趋完善,其呼吸和食物选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以开口时饵料的选择影响最大。在卵黄消失后的两个月内,主要以水中的轮虫和水蚤为食。最好专池培育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来投喂泥鳅苗。粪肥、化肥都是饲养泥鳅的良好肥料,要不断地向培育池中增施肥料,使泥鳅苗种有足够的天然生物饵料。
饵料对仔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初生仔鱼存在“仔鱼危险期”,这时适口、丰富、营养完全的开口饵料的供给,成为保证仔鱼存活的关键。仔鱼对开口饵料的摄食、选择,主要满足仔鱼的营养需要、双方相当的运动能力;同时取决于仔鱼的口宽、口径和饵料个体的大小及仔鱼的视觉能力。同时,还要考虑的就是饵料对水质的影响。王敏(2000)报道,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是浮游植物和轮虫,用浮游生物喂养开口的仔鳅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较快。因此,投喂鳅仔的开口饵料应为浮游生物(最好是浮游植物和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易捕食,且适口,也不易伤害仔鱼),同时辅以蛋黄。当仔鱼渐渐长大,再逐步适量投喂配合饲料泥团(因投喂的配合饲料泥团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比浮游生物和蛋黄均匀,所以不宜作为仔鱼的开口食料)。此外,豆浆容易在水中形成悬浮物,影响溶氧,且易发酵,因而更不能用来作为仔鱼的开口饲料,豆浆只能泼洒到池中培育浮游生物。目前,泥鳅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开口饵料为蛋黄、豆浆、轮虫和藻类。
蛋黄作为生产实践中常用的一种人工开口饵料,在传统的池塘鱼苗培育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蛋黄由于易沉降、散失和败坏水质,致使鱼苗生长慢,存活率低,因此生产中可将蛋黄经80目筛绢过滤,使蛋黄颗粒变小,使其在水中呈雾状均匀分布,可使悬浮时间保持在1小时左右,同时如果控制投饵量在适当的范围内,蛋黄就可以较好地被仔鱼摄食。但此种饵料不易储存,入水后易造成水质败坏,因此在生产上还是应引起注意。豆浆和鱼粉与之相比,则存在营养价值低,不易消化吸收率低的特点。
轮虫的大小为166×230微米,适口性较好,且轮虫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仅次于鸡蛋黄,而且含有大量仔鱼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较高。另外,与其它几种浮游动物相比,游泳速度是不同的(几种浮游动物的运动速度是:轮虫低于0.02cm/s;枝角类约为1.5cm/s;桡足类约为5.0cm/s)。枝角类、桡足类的游泳速度较快,在水层中集群现象较为普遍。而轮虫游泳速度较慢,在水层中分布较为均匀。因此,作为开口饵料来说,轮虫的可得性最大。而且从对水质的影响来看,轮虫可以在育苗水体中生长繁殖,不仅保持了其营养素的稳定,而且对育苗水质的污染微乎其微。从以上几个特点看,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是非常理想的。此外,对于轮虫的培育方法的研究也非常丰富,培育技术比较成熟,保证了轮虫充足的来源。
藻类与轮虫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个体轮虫更小,更适合在泥鳅开口初期作为开口饵料使用,其后,随仔鱼的生长,口裂变宽,轮虫则成为最适合的饵料,两者是可以互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