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淡水白鲳

最近更新:2023-01-31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大型鱼类之一。我国1985年引入进行人工养殖。

简介

淡水白鲳

学名:Piaractus brachypomus

淡水白鲳淡水白鲳

英名:Pirapatinga

学名:短盖锯脂鲤(奈氏锯脂鲤)
俗称:淡水白鲳
短盖银板鱼/银版鱼(观赏名)

形态特征

体侧扁,盘状,似海产的银鲳。背部较厚,头较小,口端位,眼肿大。背部有脂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尾鳍上叶稍长于下叶。体呈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尾鳍边缘呈黑色。体被细小的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齿状的棱鳞。

特征全长40厘米,体侧扁,椭圆形,体长约为体高的2倍,似海水银鲳。口端位,闭合时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各具2行向内弯曲的锐利牙齿,上颌外行10个为犬齿状、内行4个为槽状,下颌外行10个为犬齿状、内行2个为圆锥形。有明显的胃;具多枝形幽门盲囊(19~21个)。体被细小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齿状的棱鳞。

体呈银灰色。尾鳍下叶稍长于上叶,边缘呈黑色。胸、腹、臀鳍呈红色。鱼种有大小不等黑色斑点,成鱼斑点消失。

生活习性

淡水白鲳属热带性鱼类,耐低温能力较差。生存温度10~42℃,生活适温12~35℃,最适温度28~30℃;低于10℃出现异常反应,体侧卧,8℃部分死亡,7℃全部死亡;11℃休克,12℃以上恢复正常。其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水体溶氧仅0.5毫克/升的条件下,仍能存活数小时,但以溶氧4~6毫克/升的水中生长最好。适宜的pH值为5.6~7.4。其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最高可达15‰,但以5~10‰的盐度为好。

栖息在宽广、流速快的大河中,活动范围为水域的中、上层。最长可至45公分,最重可达25公斤。是食人鱼的亲戚,幼鱼会模仿食人鱼。具强而有力的牙齿,可导致严重的咬伤。

耐低氧,0.48毫克/公升亦能忍受,生存水温在10~42摄氏度。适宜水温为22~30摄氏度。
水中盐度为10时生活正常,盐度为15时,16小时死亡。
为当地重要的食用鱼,1986年曾由巴西引进至台湾繁殖,希望成为本地的食用鱼,所以又称为淡水白鲳。

生长

生长速度很快,在原产地,最大个体长达1米,体重20千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在水温12~32℃范围内,当年鱼苗即可养成食用鱼;一般放养33~50毫米的鱼苗,饲养4个月,体重即可达0.6~1千克,饲养2年,体重可达1.5~2千克,饲养3年,体重可达3千克以上。

食性

杂食性鱼类,饵料极易解决,其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不摄取外界食物;4~5天后,消化道基本形成,酶系基本健全,开始摄食浮游生物,主要是单胞藻类及轮虫;当全长长到16毫米左右时,可以摄取水蚤和枝角类;6厘米以上的个体除食浮游生物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食人工饲料;成体可食多种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亦可完全以人工饲料为食。

繁殖特点

一般3龄性成熟,成熟个体重在2.5千克以上。产卵繁殖适宜水温25~28℃,即广东省的7~8月份。因为此鱼是溯河性鱼类,自然繁殖需有水位的变化,水流的刺激,天气阴暗等条件,因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若想得到批量苗种,最好经人工催产,使多尾亲鱼集中繁殖。

其成熟的卵子外观上晶莹圆润,微青或黄褐色,直径1.06~1.11毫米,在静水中为沉性,流水中为半浮性,外表有粘液。在水温27~29.5℃条件下,22小时,小鱼就会破膜而出,刚破膜的鱼苗体长在3.6毫米左右,体透明无色。

淡水白鲳成年淡水白鲳

分布

原产于亚马逊河的中、上游﹔奥瑞诺科河流域。在巴西、秘鲁及委内瑞拉有发现的记录。

食性

杂食性,摄食藻类(特别是青苔)、浮游生物、水蚯蚓、摇蚊幼虫、腐殖质碎屑和少量鱼、虾等。

引进

1982年引入台湾。
1985年引入广东等地进行人工养殖。
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已成为年产量很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繁殖

在我国南方:3龄性成熟;

在我国北方:4龄性成熟。
绝对生殖力为30万粒。在我国南方,春末至秋初均可产卵,卵分批产出;在我国北方,只在夏季炎热时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