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鱼蚌混养

最近更新:2023-02-01

鱼、蚌均生活在水中,利用它们共生原理,在池塘中进行混养,可获得鱼珠双丰收。

池塘条件

面积2~20亩不等,水深2米左右,水源充沛,无污染,有排灌设施,底部杂质较少。在鱼蚌放养前应做好清塘消毒工作,药物主要以生石灰为主,干法清塘,每亩用量75~100千克,1星期后待药效消失时,池塘投有机肥作基肥,每亩1000千克左右,然后加水至1米,并进行放养鱼种和吊养河蚌。

蚌源及品种

育珠蚌以自繁为主。自己繁殖,自己培育,自己接种,不仅成本低,而且蚌的体质好,适应性强,病害少,成活率高。蚌的品种以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为主,重点是三角帆蚌,此蚌产出的珍珠质量好,产量高,价格也好。

手术蚌接种季节

接种手术蚌的季节应根据温度来确定,严冬水温在5℃以下,河蚌进入冬眠,新陈代谢很弱,手术后伤口不易愈合。7、8月水温30℃以上,河蚌离水后脱水快,制取的小片也易干燥,易脱水造成死亡,因此在这二个时期不宜接种手术蚌。3~6月、9~11月水温在10~30℃是育珠手术的最好季节,其中水温在15~25℃时上半年接种更好,伤口愈合快,成珠时间短,比下半年接种的要缩短饲养周期1年。

育珠蚌选择

手术蚌分二种,用来制作小片的蚌称制片蚌,被插入小片的蚌为育珠蚌。制片蚌应选择1~2足龄,壳长6~8厘米,蚌体健壮无病,外套膜完好,呈白色。育珠蚌最好2足龄,壳长8厘米左右,蚌体完整无残,壳面光泽好,生长年轮宽大明显,斧足肥壮无病,闭壳肌收缩有力。

制片和接种

制片按照开壳→开膜→取片和清洗外表皮→修边切片→滴水等程序进行。注意在制片全过程中不能碰伤小片细胞,操作要熟练、轻快,并要注意清洁卫生,否则易造成烂片、不成珠或污珠等;外表皮边缘的一条色线要彻底切除干净,否则会形成骨珠;小片厚薄取得均匀,不带或少带结缔组织;小片形状要切得收缩后成3~4毫米的正方形,使之形成的珍珠圆整,等级高。接种小片按照开壳口→清洁消毒接种区→插片整圆→闭壳的程序进行。做到插片与制片人员密切配合,片子做到随切随接,并确保小片湿润,保持细胞成活;插片时应注意正面(表皮外面)在里,反面(结缔组织面)在外,以免形成空心珠;小片要准确插在育珠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防止穿空不成珠或造成附壳珠;插片伤口要小,插种深度保持在5毫米左右,小片要做到一次插入,以防损伤小片影响珍珠质量或造成分裂珠,每只育珠蚌插种30~40片,片排列要交叉整齐,呈“梅花”形;插片部位以后中端为主,上下排行3行,以7、6、5或6、5、4进行;手术完毕后在清水中暂养或在池塘中吊养,接种后到吊养不宜时间过长,做到上午接种中午吊养,下午接种傍晚吊养,不宜隔天吊养,以免蚌出现缺氧造成死亡。

鱼种放养

河蚌与鲢鳙鱼的食性均以浮游生物为主,具有相互争食现象,而青鱼和鲤鱼等则为肉食性鱼类容易损害河蚌,因此在考虑放养鱼种时,要掌握好以养鱼为主还是养蚌为主,即蚌多少养鱼,鱼多少养蚌。以亩净产鱼500千克、珍珠1千克,鱼当年起捕,珠二年采收的模式为例,即亩吊养手术蚌450只左右,春节前放50克的鲢鱼250尾,鳙鱼70尾,500克的草鱼60尾,50克的100尾,团头鲂150克的120尾,每千克40尾的150尾,50克鲫鱼500尾,6月中下旬套养夏花鲢鱼600尾,鳙鱼200尾,鲫鱼1000尾,如鱼也为二年起捕的鱼种的放养规划均以小仔口或夏花为主,但效益较低,一般不提倡。

手术蚌吊养

由于在池塘中既养蚌又养鱼,为了使其不影响捕鱼的操作,手术蚌的吊养以网袋或网箱为主,网目2厘米左右,这样既能避免肉食性鱼类的危害,又能避免因蚌体幼小在冠部打洞造成死蚌危险。放养数量为每袋直径在30厘米左右的网袋中放蚌6~8只。拉绳用12号或10号铅丝,两头固定在塘基上,中间用泡沫塑料作浮子,如遇捕鱼时,只要将两头铅丝松掉,移至塘边即可,待捕好鱼后再恢复原处。冬春干塘采用突击干塘、突击放养的办法来解决。

鱼蚌饲养

育珠蚌的管理基本与一般水域的养殖管理相似,主要是经常检查网袋(箱)的网目是否有附着物粘附,如有粘附,应及时清理,以确保其内外水体相通而不因缺氧造成死蚌,其次是检查网袋(箱)是否有破损或断线现象,如有发现,应及时修理,不使造成脱落。最后是检查袋(箱)吊养是否平衡,不使育珠蚌因袋体倾斜而堆积一处,影响蚌的生长。养鱼的管理掌握随着温度的提高,鱼体的生长,开春以后应逐步提高水位,至4月下旬、五月初基本达到水满塘。水质要做到肥、活、嫩、爽,饵料要吃饱吃好,以确保水中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溶氧量。首先在鱼种放养前施足有机基肥,每亩1000千克左右,以后每周追肥一次,用量为经发酵后的水粪100~150千克,做到量少次多,全年有机肥料用量应掌握在2500千克左右。在6~9月高温期间,为了防止水质过肥,造成泛塘死鱼,应停施或少施有机肥料,改用无机肥料和增加施用磷肥,每月1~2次,每亩每次用量3千克左右。在追施肥料的同时,定期还要加水换水,每周1次,加水量20厘米左右,确保池水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青料和精料要投足,每亩总用量草料3000千克、精料1000千克左右。以确保鱼蚌体生长需要。做好防病防泛塘工作,在每年的6~9月间高温季节,由于温度高,鱼蚌及微生物新陈代谢旺盛,有机物耗氧量增加,特别是遇到闷热天气,容易造成因水体缺氧而出现鱼泛塘死鱼。因此,在此期间必须要加强值班,随时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必须做到在调节水质的同时,经常开动增氧机或增加加水调水次数。在防病上主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药物与使用浓度基本上与常规养鱼相同,但如采用全池泼洒的,应避免药物直接泼在吊蚌区域附近,以免造成药害。而且用药浓度需恰当,不能偏低或超过标准浓度范围,特别是泼施敌百虫和硫酸铜等,应该要慎用。但生石灰用量可增加,不仅起到防治鱼、蚌病害,而且还能调节水质,每月至少1次,每亩每次用量为水深1米的用块石灰15千克左右,化成浆后全池泼洒。为了防止蚌病发生,也可适当施用蚌毒灵,采用挂袋法,每10只蚌挂一袋,每袋5克,10天换药1次。

立体养鱼相关技术

生态养鱼
青鱼与鲤鱼混养
鲢鱼与罗非鱼套养
革胡子鲶与罗非鱼混养
池塘鱼鳗混养
稻萍鱼模式
草牛鱼综合养殖
提高桑基鱼塘经济效益措施
池塘生态渔业模式
鱼种池流水快速育蚌
香蕉沟养鱼
农田排水沟养鱼
苇藕鱼综合种养
蟹鱼稻综合种养
鱼鸡猪果立体养殖
塌陷区水产开发
鱼、珠、蚌立体养殖
河沟鱼蟹混养
蟹鱼虾混养
莲鱼混养
鱼鸭混养
鱼禽蚌混养模式
猪鱼配套养殖
鱼粮轮作工程
鱼蚌混养
鱼蟹混养
鱼鳖混养
蟹蚌混养
鱼菜轮作
渔农牧轮作
鱼瓜轮作
鱼麦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