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

最近更新:2023-02-27

太平洋牡蛎即日本真牡蛎,广盐、广温性的内湾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世界养殖牡蛎的优良品种之一。

海区条件 要求养殖区在内湾风浪较小,潮流畅通,透明度大,饵料丰富,水深5~10米以上为宜。

养殖方法 筏式笼养牡蛎技术是指将牡蛎苗连同附着器一起装在网笼内进行筏式养殖的技术。本方法适合于风浪稍大点的海区。①浮筏结构和网笼的制做。浮筏的结构、材质、结扎方法与贻贝养殖筏相同。牡蛎的养成笼为十层灯笼式网笼和扇贝养成笼一样。中间托盘直径34厘米,层距20厘米,各托盘间要用3根(3毫米粗)聚乙烯绳连接。外边包上网目为3~4厘米的3×3或3×4的聚乙烯网衣缝制而成。②牡蛎苗运输。牡蛎苗出库时间在7~8月份,由于气温高,运苗时要防高温暴晒。将附苗器装在筐内再装上车或船,然后盖上草皮。在发车前浇透水,一般在气温24℃以下时,途中不浇水3小时不致死亡。苗到场后要连筐把蛎苗放在海水中泡20分钟以后再装暂养笼。③蛎苗海上暂养。暂养器材有用扇贝笼或小网包两种。用扇贝笼一层笼装一串50~60片附着器(贝壳),长串可剪断,但不能抽线,盘个圈装进去,缝上口,放在海水中;用小网包的可装2~3串。装多了中间的蛎苗不爱长,易死亡。一台筏可挂100~120笼(包),水层1~1.5米。经过15~20天的暂养,蛎苗个体在1~2厘米时开始分笼。④分笼养成。第一次分笼:在蛎苗个体1~2厘米时进行,一层笼装100~150个苗,装时按贝壳上附的蛎苗多少,搭配装笼。然后缝口,不要把敌害生物装进笼内。挂笼时要把笼提起来摆动几下,把贝壳摆在中间垂直放在水里,以免牡蛎苗偏在网笼一边钻出网。水层1~1.5米。第二次分笼:如果蛎苗小,越冬前达不到7~8厘米,就越冬后翌年4月份再分笼;如果牡蛎苗出库早、生长快、个体7~8厘米,就要马上分笼,不然互相挤压影响生长。所以第二次分笼时间,由蛎苗生长的大小而定。第二次分笼密度,一层笼装40个苗,有的贝壳附苗多,可把它分开装笼。一台筏挂100笼,水层1~1.5米。

筏式吊养牡蛎技术是指将贝壳附着器夹在养成绳劲中,再用3×3聚乙烯线绑好,然后挂在筏上进行养成的方法。筏式吊养太平洋牡蛎的海区,更需要风浪小的海区,水深10米以上为宜。牡蛎苗种运输方法同上,只是苗种到场后,连筐放在海水中泡半小时即可夹苗,当天夹不完的暂时装在网包里挂在筏上第二天再夹。夹苗绳一般用聚乙烯扁丝割成双股绳,直径6~8毫米,长度以水深而定,一般长4米为宜。夹苗方法:由于夹苗时间是7~8月高温期,在海边夹苗的要搭个阴凉棚,最好把苗装在盛水的容器里,夹好的苗绳放在水中暂养,集中后再装船挂筏上。夹苗方法简单,就是把附蛎苗的附着器夹在苗绳劲里,再用针线从附着器中间孔穿过绑在绳上。每隔15厘米夹一片附着器。为了提高产量,防脱落,要求一片附着器不得少于8个蛎苗,最好20~30个。超过30个要刺死。这样蛎苗生长时互相固着在一起包住苗绳不易脱落。苗夹好后挂在筏上,一般75米长筏身挂150~170吊,吊绳50厘米左右,浮力要吊浮,浮绠30~50厘米。

海上管理 冬季防水:因牡蛎养殖是跨年度生产,需要越冬,在不封海的海域可用吊浮防冰;在封海的海域可采取压筏防冰。压筏防冰法就是用大坠石,把筏子压在冰下边越冬的的方法。先把筏子加足浮力;然后再拴上大坠石,使浮力往上浮、坠石往下坠。这样使筏子浮在冰下水中间,不致使筏子下沉海底。如果养殖区水浅,吊养的苗绳能贴地,可折挂。防止贻贝附着:一是在选择养殖区时要避开贻贝附苗区。二是下沉防附着,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贻贝繁殖盛期,牡蛎筏要下沉5米以下。如果苗绳长可折挂,以不贴地为宜。7月末再将筏子起上来,可减少贻贝附苗量。有的海区养牡蛎,蛎壳上附着杂藻,小贻贝苗。可将牡蛎养成绳拿到岸边暴晒6~8小时。在贻贝苗刚变色、个体1毫米左右时,把牡蛎苗绳用“把杆子”吊起来,用水枪从四周冲刷小贻贝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