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斜管虫病

最近更新:2023-02-01

斜管虫病 Chilodonelliasis

症状 寄生在鱼的鳃、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功能。病鱼食欲差,鱼体消瘦发黑,浮在池边水面作侧卧状,不久即死亡。刮下病灶黏液或剪下鳃丝置载玻片上,加少量水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虫体借腹部的纤毛运动,沿着鳃和皮肤缓慢地移动。

危害性 寄生于各种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观赏鱼亦被寄生。流行季节在每年3~5月,适合斜管虫大量繁殖的水温是12~18℃,水温低至8~11℃时,仍可大量出现。

病原 病原体是鲤斜管虫 [Chilodonella cyprini(Moroff,1902) Kakl,1931] (图10-4-18)。虫体有背腹之分,侧面观背部隆起,腹面平坦; 腹面观近卵圆形,但左边较直,右边稍弯; 左面有9条纤毛线,右面有7条,每条纤毛线上长着均匀的纤毛。腹面前端有一条喇叭状口管,系由16~20根“刺杆”作圆筒形排列而成。大核近圆形,小核球形,身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斜管虫离开寄主以后,能在水里维持生活24~48h,足以使它有时间和机会直接从一个寄主传染到另一个寄主。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病原。鱼种入池前用8×10-6浓度的硫酸铜或2%食盐溶液浸洗30min。用0.7×10-6浓度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或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2) 0.7×10-6浓度全池泼洒,有治疗效果。防治金鱼斜管虫病可用2%食盐溶液浸洗5~15min,或用2×10-6浓度高锰酸钾在水温10~20℃时浸洗20~30min;水温在20~25℃时浸洗15~20min; 水温在25℃以上时浸洗10~15min。用成都时新鱼病防治所研制生产的鱼苗平,0.5×10-6浓度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d。

斜管虫病鲤斜管虫

a、b、c.腹面观 d.侧面观 a、b.固定和染 色标本 c、d.活体 1.伸缩泡 2.大核 3.伸缩泡 4. 口管 5.纤毛线 6.小核 7.刚毛

鱼病的种类、特征和治疗相关技术

中华鳖病毒病
鲤痘疮病
弧菌病
细菌性烂鳃病
水霉病
鳃霉病
车轮虫病
鲢四极虫病
鲢疯狂病
锥体虫病
头槽绦虫病
血居吸虫病
复口吸虫病
鲺病
对虾病毒病
青鱼出血病
竖鳞病
细菌性肠炎病
小瓜虫病
斜管虫病
鲤单极虫病
银鲫碘泡虫病
草鱼饼形碘泡虫病
鳗居线虫病
鲤长棘吻虫病
指环虫病
中华鳋病
鳗鲡出血性开口病
草鱼出血病
打印病
毛管虫病
半眉虫病
肤孢虫病
鳗鲡两极虫病
艾美球虫病
鱼波豆虫病
似棘吻虫病
鲤蠢绦虫病
三代虫病
狭腹鳋病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细菌性败血病
赤皮病
杯体虫病
石斑鱼瓣体虫病
尾孢虫病
鳙碘泡虫病
颤动隐鞭虫病
鳃隐鞭虫病
嗜子宫线虫病
侧殖吸虫病
鱼怪病
锚头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