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北方地区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及防治

最近更新:2023-02-01




我国北部13个省、市、自治区每年都有一定的冰冻期,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封冻期长。最长的达四、五个月,最厚冰层可接近1米。越冬期间经常发生死鱼事故,给养鱼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鱼类安全越冬是我国北部高寒地区淡水渔业一个重要问题。

目录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缺氧

越冬期鱼池越冬管理不善,未扫雪,施肥及控制浮游动物,致使冰下水体光照不足、营养盐缺乏及耗氧因子过多,未能利用浮游植物增加越冬池的溶氧量,造成缺氧死鱼。甚至一些较大型的水库也出现鱼类缺氧窒息,这除与水体污染等因素有关外,主要是由于耗氧严重。如有些水库中水草在秋末衰败死亡,大量茎叶下沉到水底,冬季消耗氧气,使冰下溶氧逐渐减少。对于池塘等小水面,可利用生物增氧,越冬期管理主要是扫雪、施肥及控制浮游动物等,保证冰下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盐类及光照条件。另外,循环水增氧仍是越冬池缺氧急救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防止水温过低造成鱼体冻伤。及时注入溶氧丰富的池水或水库水也能有效地预防缺氧。有人建议使用过氧化钙增氧,效果也很理想。对于较大型的水体,可引种一些能在冬季生长的沉水植物,如菹草能在冰下生长,又有较高的产氧效能。吉林省有些小水库采用冰下挂袋施化肥,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以增加水体溶氧。

鱼种规格小

规格小于7厘米的鱼种很难安全越冬,甚至会在越冬期间全部死亡,而规格在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越冬成活率可达80%以上。此外,鱼种的体质,对越冬成活率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提高越冬鱼种的规格,增强越冬鱼种的体质,对鱼种安全越冬十分重要,因此,在鱼种培育阶段要尽可能满足鱼种生长的营养需要,做好投喂及肥水工作,秋季更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延缓停食,让鱼种体内充分积累越冬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条件的渔场可利用成鱼养殖池套养鱼种,以提高越冬鱼种的规格及体质。

鱼病

越冬期常见的鱼病水霉病小瓜虫病等,这些鱼病在越冬期出现,主要是由于拉网并池时鱼体受伤或越冬池及鱼体未经消毒所致。因此,鱼种越冬前要做好防病工作,越冬池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拉网时要注意勿使鱼体受伤,鱼种入池前要用10ppm漂白粉浸洗消毒20~30分钟。这些措施可减少越冬期鱼病发生。

冬季捕鱼

有些渔场把准备在冬季上市的商品鱼和越冬鱼种一并放入越冬池中,在越冬期间多次捕捞商品鱼上市,直接影响鱼种安全越冬。如能将商品鱼放入网箱再置于越冬池中,既省去拉网捕鱼操作,又减少了对越冬鱼种的不利影响。

鱼池渗漏

渔场越冬池渗漏严重,水源缺乏,水位下降快,冬季不能保持足够的水深而使鱼类越冬受到威胁。要选择保水性强的池塘做越冬池。渗漏严重的池塘要在池底铺设塑料薄膜及黄粘土等方法减少渗漏,选择越冬池还要考虑附近是否有充足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