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水产健康养殖

2023-03-06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的海水养殖出现了“水产健康养殖”这一新概念。健康养殖的定义是,对于可进行养殖的生物种,在较长的养殖时间内不患病害的产业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的概念具有整体性(指整个海淡水养殖行业)、宏观性和生态性的内涵。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也就是说要为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全营养饲料,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使生产的食用产品无污染、个体健康、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当。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有了较大发展,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水产品的质量相应不断下降。因此,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问题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管理的不完善和生产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时有违背健康养殖的盲目生产现象。如人工育苗生产中使用性状差、不健康的种苗进行育苗;水体管理不当,严重污染等,导致苗种的发育畸形;或产品营养和风味等质量下降,甚至大量死亡;饲料中营养缺乏,或添加剂和违禁药品的滥用,产生药物残留等问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目前主要以生态防治、药物防治以及免疫防治为主。生态防治是根据病原体消长的规律,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水产养殖动物与环境和病原体之间的关系,采取某些相应的措施控制疾病发生的防治方法。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免疫防治是利用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具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通过疫苗、免疫激活剂、免疫增强剂等,使养殖动物获得或增加免疫机能。为了更有效地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将以上3种防治方法合理结合,进行综合防治,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发展的方向。今后水产健康养殖防治疾病将朝以下方面发展:抗病育种;水产动物疾病诊断试剂盒和专家诊断系统的开发;生物鱼药和微态制剂研制并应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水产药物开发将向窄谱性抗生素,水产专用药物,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功能(如免疫增强剂、生血剂等)的营养类药物等方面发展。

水产健康养殖包括优质的水源条件、健康的种苗、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的水质管理等,应满足下列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包括水、土地、苗种、饲料等);人为控制养殖生态环境条件,养殖环境能尽量满足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采取各种养殖模式和防疫手段,能使养殖对象保持正常的活动和生理机能,并能通过养殖对象的自身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入侵以及环境的急剧变化;投喂适当的且能完全满足其营养需求的饲料;有效防止疾病的大规模发生,最大可能的减少疾病危害;养殖产品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安全、优质;养殖环境无污染,养殖用水未经处理不得排放。

可以把水产健康养殖形象地比喻成一个木桶,我们称其为“木桶效应”。生态环境调控、增养殖技术、病害防治、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等构成了木桶四围的板条;养殖环境的容纳量如同木桶的箍,维持着木桶整个结构和它的基本功能;海水养殖业的容量好比是木桶的容量,其大小取决于构成木桶板壁的高低,实际上最低的一块板条决定了木桶的容量。从现今情况来看,种苗、病害和环境调控可能是这个系统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健康养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全盘考虑、整体规划,并不是一项或几项技术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单单使用了几种药物就能起作用的。应该是一整套系统全面的、科学合理的措施,包括在生态环境调控、增养殖技术、病害防治、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等方面做综合性的研究。水产健康养殖又是一个“链条效应”,只有饵料与营养、病害控制、种苗、养殖技术、管理在养殖环境中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养殖业,种苗、病害和环境调控无疑是最重要的3个环节,无论哪一环节上出了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养殖业。